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

科学分类,绿色生活,共建美好家园

75%
回收利用率
4
分类标准
2000+
物品条目

为什么要垃圾分类?

保护环境

减少污染,保护土壤和水源

资源回收

变废为宝,循环利用资源

节约成本

降低处理成本,创造经济价值

健康生活

改善生活环境,提升生活质量

垃圾分类指南

可回收物

纸类、塑料、金属、玻璃、织物等

  • 废纸:报纸、杂志、纸箱
  • 塑料:饮料瓶、洗发水瓶
  • 金属:易拉罐、铁盒
  • 玻璃:酒瓶、玻璃杯

有害垃圾

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害的废弃物

  • 电池:纽扣电池、充电电池
  • 灯管:节能灯、荧光灯管
  • 药品:过期药品、药品包装
  • 化学品:杀虫剂、油漆桶

厨余垃圾

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

  • 食材废料:菜叶、果皮、蛋壳
  • 剩菜剩饭:米饭、面条、汤水
  • 过期食品:面包、牛奶、罐头
  • 茶叶渣:茶叶、咖啡渣

其他垃圾

除上述三类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

  • 污染纸张:餐巾纸、卫生纸
  • 烟蒂:香烟头、烟灰
  • 陶瓷:破碎陶瓷、马桶
  • 灰土:猫砂、煤渣

场景专用指南

资源再生之旅

跟随我们探索垃圾的第二次生命

1

收集分拣

PET瓶被收集并按颜色、材质分类

2

清洗破碎

去除标签,清洗后破碎成小片

3

熔融造粒

高温熔融制成再生塑料颗粒

4

重新制造

制成新瓶子、纤维或其他塑料制品

25 个塑料瓶 可制成1件抓绒衣
80% 能源节约 相比原生产

法规与政策

2017年

《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》

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、住建部《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》的通知(国办发〔2017〕26号),经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并于2017年3月30日发布,要求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,标志着垃圾分类国家战略的正式启动。

2019年

新版《生活垃圾分类标志》国标实施
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2019年第6号公告发布GB/T 19095-2019《生活垃圾分类标志》,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,统一全国分类标志为“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”四大类,为标准化执行提供了基础。

2019年

上海开启强制分类时代

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1月31日高票通过,并于2019年7月1日施行,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。

2020年

新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施行

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表决通过的新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自2020年9月1日施行,从国家法律层面确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,明确了各方责任,为全国推行强制分类提供了根本性的法律保障。

2021年

“十四五”规划发布
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》(发改环资〔2021〕642号,2021年5月6日发布),系统部署了2021至2025年的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,提出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。

2022年

深入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

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(环固体〔2021〕114号,2021年12月10日签署,2022年起实施),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推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向纵深发展。

2025年

展望2025年发展目标

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2部门《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》(建城〔2020〕93号,2020年11月27日发布)提出:到2025年底,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35%以上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理系统。

趣味互动

闯关小游戏

通过游戏学习分类知识

知识测验

测试你的分类水平

排行榜

查看积分排名